2016-10-21 国家知识产权局
10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发完成的中国专利受理及初步审查系统将要和大家见面了。听说新系统既能简化办理手续,又能缩短审查周期。如此高能,今天就让官微君带领各位去一探究竟吧!
5500余项系统功能设计、近3000条审查规则设定、11家专利代理机构及企业全程参与……凝结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申请人集体智慧的中国专利受理及初步审查系统,在10月22日将要和大家见面了。
为进一步优化专利申请受理、初步审查和法律手续办理的流程与方式,提升我国专利申请、专利审查全流程的智能化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局经过3年多的精心筹备,开发完成了中国专利受理及初步审查系统(下称新系统)。“新系统升级了电子申请客户端,新增了在线业务办理平台,优化了现有专利初步审查业务流程,其对外可提高专利电子申请质量,对内进一步优化专利审查流程。可以说,中国专利受理及初步审查系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积极探索新的专利审查模式、提高审查服务社会能力上迈出的坚实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自动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电子申请功能优化
电子申请客户端是专利代理人、申请人提交电子申请时常用的软件,自2010年推出以来,截至2016年7月,我国年平均电子申请率已达92.4%。可以说,电子申请客户端的广泛使用对推广电子申请、提高专利审查电子化程度作出了巨大贡献。此次新系统的重要改变之一便是对电子申请客户端进行了优化和升级。
国家知识产权局此次对电子申请相关表格进行了较大调整。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在今年4月28日公布的业务表格调整通知中,涉及30张请求类专利申请表格。调整的表格中通过指定摘要附图、选择办理延长期限月数、自动筛选添加证明文件类型等直观、易操作的方式,规避了申请人在填写时易错、易漏等问题,使申请人通过电子申请客户端编辑、提交专利申请等操作更加便利。此外,这次升级新使用的证明文件中文题录信息,在设计上沿用了现有操作模式,并没有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不便。“为了保证专利代理人、申请人提交专利申请工作顺畅进行,避免对专利代理机构的日常工作产生影响,新系统对电子申请客户端的兼容性、易用性做了充分考虑,修订了相关数据标准,调整了签名和校验规则,并经过了多家专利代理机构和企业的多轮测试。”相关负责人强调,新系统上线后,电子申请客户端上的相关业务操作可顺畅进行。
在线平台全新上线
除了针对电子申请客户端进行升级外,新系统还增加了一种新的专利申请业务办理模式——在线业务办理平台,其功能主要包括在线提交申请和办理手续、信息推送和实时校验、批量著录项目变更、部分手续实现即时审查、电子申请新用户网上自助注册、在线电子备案等。
在线业务办理平台将给用户带来业务办理更准确、手续办理更快捷、文件提交更轻松等体验。“该平台将案卷管理、答复通知书等操作变得更加简便了。如信息推送功能,新系统在提醒申请人完成必要填写项的同时,可以自动推送关联信息供申请人参考。实时校验功能通过设置受理、初步审查校验规则,可在申请人填写内容时进行实时纠错,辅助提高申请文件撰写质量,提高申请效率。”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在线业务办理平台还能自动筛选可办业务,屏蔽不可办理业务的申请,使申请人更明确需要提交的信息内容。多层级用户管理功能可以实现设置主账户、子账户分级管理,便于大型专利代理机构或企业进行专利管理。在线电子备案功能实现了总委托书、优先权转让证明、专利权转让证明的备案机制,一次备案多次使用,有助于避免重复提交各类证明材料。
“在线业务办理平台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结合当前的专利审查和流程管理现状,探索专利申请业务模式、优化服务社会能力的新尝试,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关于‘优化专利审查流程与方式,实现知识产权在线登记、电子申请和无纸化审批’的要求。”相关负责人表示。
审查业务智能升级
事实上,一件专利申请经过初审再由申请人进行补正的过程,给专利审查带来了工作量增加、审查资源浪费、审查周期延长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和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考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建设中国专利受理及初步审查系统的目标,通过纸件、离线和在线3种方式,为申请人和代理机构提供更加丰富、适应不同用户群体的业务办理途径,同时升级优化审查业务体系,进一步缩短审查周期,保障专利审查质量。
“对专利申请而言,新系统将审查规则前移到申请端,及时给予错误提示,避免形式错误,有助于促进申请质量的提高。对专利审查而言,进一步优化专利申请和法律手续办理的审查流程与方式,将有效降低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及法律手续工作量,进一步提高审查标准化水平,缩短审查周期,提高审查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如此,依托这一新的审查模式,相关部门还可以更好地结合当前专利审查和流程管理现状,对专利申请各环节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管理手段实现审查的质量监督,有效保障专利审查质量。
筹备工作扎实推进
功能强大、完善的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建设新系统的规划,并于2013年正式启动了建设项目。
国家知识产权局首先成立了由多个部门共同组成的项目组团队,随即深入创新主体、代理机构了解专利电子申请需求,深入专利审查员、业务部门深挖审查业务优化思路,通过广泛调研,集聚智慧。由于新系统的开发对我国专利申请模式、专利审查方式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系统开发工作量之大、涉及的流程环节之多、业务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在开发过程中,难度最大的要数新系统审查规则的调整和修改。据介绍,项目启动后,项目组对相关的专利申请和审查各业务板块规则进行了大量调研。在经历了多次测试后,形成多个版本的审查规则体系。“为了实现初审及法律手续审查智能化的目标,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业务部门、测试人员和项目组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过十余次的研讨后修订了相应的请求类和发出类表格60余张。而且,每次校验规则的调整都要经过梳理、分类、用户确认、评估、开发、测试等多个环节,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对系统功能进行充分验证,项目组还在今年6月和9月开展了两次用户联调测试,解决了大量程序漏洞、规则错误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新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为了更好地进行系统推广,使代理人、申请人对新系统的功能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今年4月开始,项目组先后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9个城市、面向1170余家代理机构和企业进行宣讲,就新系统业务变化、升级功能点和在线业务办理平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参与培训的人数累计超过2500人。
新系统上线后,申请人和代理人可通过电子申请客户端和在线业务办理平台两种途径提交专利电子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将继续关注和收集用户使用体验和反馈信息,积极完善系统功能,努力打造一款方便专利申请、提升专利业务办理水平的智能信息化系统。(陈婕|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辑:孙雅曼,编校:秦韵,审读:刘珊,美编:蔡友良)